9月15日,以“网络安全为人民,网络安全靠人民——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的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。本次活动由中央宣传部、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联合举办,持续至9月21日。各地通过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系列活动,深入宣传网络安全理念,普及网络安全知识,推动全民共筑网络安全防线。
全国联动,多维呈现网络安全新图景
在贵州,活动于贵阳大数据安靶场启动,通过线上线下融合、科技互动赋能的形式,全面展现贵州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实践成果。启动仪式上,首批“黔锋”网络安全特战队获授证书,原创作品《畅游网络安全海洋共筑网络堤防》结合朗诵与机器人表演,创新传播网络安全知识。
河南的活动主题论坛在商丘举行,聚焦技术发展趋势与网络安全协同治理。论坛强调,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带来的安全挑战,需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,加大执法力度,加快人才培养,构建稳固的网络安全生态。
天津的启动发布会设于中科曙光集团,以“启动发布+十大主题活动+六大主题日”为框架,推出创新成果推介、职业技能竞赛、AI普法等系列活动。现场展示了“天津市网络安全应用场景优秀案例”,并围绕人工智能安全、数据保护等热点展开深度解读。
上海地区活动在闵行区大零号湾科创大厦开幕,推出了网络安全技能竞赛、普法展、科普文化节等特色活动。上海市网络安全宣传卡通形象“玉兰”和“沪宝”全新亮相,静安区、徐汇区和闵行区揭牌首批网络安全党群服务中心,推动基层党建与网络安全宣传深度融合。
山东的活动在菏泽启动,现场公布了网络安全微视频大赛获奖名单、宣传教育阵地名单及个人信息保护优秀案例,并组织“泰山杯”网络安全大赛决赛、数据安全政策宣讲等系列活动。
法治保障与全民参与并重
本届宣传周突出法治建设与全民参与并重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9月15日发布《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》,明确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流程与责任,该办法将于11月1日起施行。网信部门同步开通12387热线、、微信等多类报告渠道,便于社会公众和运营者及时报告安全事件。
活动期间,各地深入开展网络安全“进社区、进企业、进机关、进校园、进军营、进农村、进家庭”的“七进”活动,推动“不点可疑链接、不转敏感信息、守好个人数据”成为群众基本素养。通过主题展览、知识竞答、快闪活动等贴近百姓的形式,全面提升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。
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
目前,我国网民规模达11.23亿,互联网普及率达79.7%,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我国陆续颁布网络安全法、数据安全法、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,基本构建起网络安全政策法规体系的“四梁八柱”。
宣传周期间,多项论坛及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安全、数据治理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防护等前沿议题,强调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。只有筑牢网络安全屏障,才能为数字经济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,真正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。
网络安全是整体、动态、开放、共同的工程。本次宣传周通过全民参与、多方协力的方式,进一步织密网络安全的“防护网”,推动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。